
1、汽前泵非驱动端轴承温度高 故障现象:汽前泵在移交生产后非驱动端轴承温度超过60℃,后在轴承室外接临时胶管用冷却水降温。温度可降到55℃以下。
原因分析: 1)、轴承损坏。 2)、轴承室内有杂质。
3)、轴承润滑油油脂不符。处理方法: 1)、更换非驱动端轴承。 2)、清理轴承室。
3)、将原轴承室32#透平油更换为美孚624合成油。 处理后的效果:汽泵后的非驱动端轴承温度正常,最大温度不超过55℃。
防范措施:作好汽前泵点检工作,确保汽前泵油位在正常油位,严禁轴承室内进入杂质。提高检修质量,检修安装轴承时应安装到位。
2、汽前泵非驱动端轴承烧毁 故障现象:汽前泵非驱动端轴承温度瞬间升到70,然后温度攀升到90℃后紧急将泵停运。后将泵轴承室打开后,发现轴承烧毁。 原因分析:在泵停运后检查油杯还有半油杯油,但将油杯拿起后发现油顺加油孔流入轴承室内,说明油杯内的油位为假油位,主要原因为油杯排气孔堵塞,轴承室缺油后油无法流入轴承室内造成轴承烧毁。
处理方法:将轴承室拆下后,由于轴承与轴已粘结在一起无法取下,先用割把将粘结在一起的部分割掉,在割的过程中轻微伤及到轴,由于轴承与轴颈的公差配合要求非常高,割完后轴颈上的残留部分现场无法打磨(在以后的检修过程中这种方法不可取)。后又将整轴拿到加工厂将残留部分车掉,伤及的部分进行补焊打磨。重新测量轴颈直径和轴弯与设计相符。
处理后的效果:泵启动后振动值在规定范围,轴承室没有超温现象。 防范措施: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随时注意轴承室油位,油位一低应立即补油,并检查油杯排空孔是否堵塞。如发生轴承室温度升高应先检查轴承室内是否有油,然后再作其它措施。
气动隔膜泵的使用方法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目前已形成化生产,产品质量深受好评。气动隔膜泵使用方法:开关机需慢开慢关,以减小对管路和隔膜的冲击, 开机前检查管路联接有无松动。气动隔膜泵使用方法1、气动隔膜泵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适当的润滑可以使泵的运行更稳定并能延长泵的使用寿命,2、保证压缩空气的洁净,不洁的气体容易磨损气阀,建议加装气动三联件,3、开关机需慢开慢关,以减小对管路和隔膜的冲击, 开机前检查管路联接有无松动。
4、输送危性液体时请把泵的排气接到安全的地方,以免隔膜损坏时产生危险。
5、输送易干结液体后请及时清洗,以免下次起动损坏隔膜或无法起动。
6、管路较长时,要固定好管路,不可用泵来承受管路的重量和振动。
提高离心泵效率的措施详述
离心泵的效率是机械、容积和水力三种效率的乘积。泵组的效率为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的乘积。以下就由水泵给大家分析下降低离心泵能耗,提高泵组效率应采取的措施:
一、更换低效离心泵。更换时,选用了与实际运行工况参数相接近的离心泵,保证了更换后的泵始终在高效状态下运行。我们做了离心泵更换前后效率对比实验,实验表明,更换低效、高耗离心泵后,可提高泵效率10%左右。
二、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对设计参数大于实际运行工况的离心泵,加装变频调速装置后,始终运行在高效区。
三、在主要离心泵上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的永磁调速电机及双功率电机等新型节能产品。
四、离心泵的选择。选用新泵时,应选大厂家生产的泵,以保证离心泵高效率。
五、离心泵的维护。(一)要经常对离心泵轴端密封进行检查和调整,降低容积损失;(二)当离心泵累计运行1万h后,应进行大修,恢复泵效;(三)在离心泵上推广应用波纹管密封技术,彻底消除离心泵外漏,提高容积效率。
六、定期清理过滤缸,检查管线连接,保证离心泵进液管路畅通。
七、严格按照离心泵操作规程,启泵前一要进行盘泵,打开进口阀门,关闭出口阀门,进行排气放空,检查泵的进口压力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供液压力低和流量不足而引起泵的气蚀现象发生。
八、定期对离心泵进行泵效检测,对泵效低的泵组,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当离心泵用来泵送液体中含大、中、小尺寸的物料的泥浆流时,将液体沿切向喷入筒形室,从而形成涡流,并且将一部分该液体沿切向从该室排除;将该泥浆轴向喷入该室,该涡流将大尺寸物料与其余该泥浆和液体分离;将该其余泥浆及液体沿轴向从该室排除,并将其喷入离心泵的进口;水泵利用从该离心泵出来的物料作为形成该涡流的喷射液体,从而降低离心泵叶轮的磨损并提高离心泵效率。